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文/English 欢迎来到 广西艺术学院东盟音乐周 !
当前位置: 首页 >活动相关>日程

日程

音乐周 ||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与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甘美兰音乐会

来源: 作者:程曦 时间:2021-11-02 16:55 点击: 字号:【

音乐周 ||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与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甘美兰音乐会


总 策 划:侯道辉

策    划:史寅 邢媛 陆红阳 吴霜 楚卓 

艺术总监:仁迪(印尼) 

艺术指导:陈坤鹏 GISA(德国)

统    筹:韦绍知 黎学军 蒋贵萍

导      演:徐鑫阳

服装统筹:滕玉梅

主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

        协办单位:中国-东盟音乐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

    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91b97b0ff3984773975ccf269a6ff846.png

节目单

1. 甘美兰Degung与舞蹈 《JANGER》 4’30

编  曲:仁迪(印尼)

编  舞:伊万(印尼)

表演者:东方乐器博物馆、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 甘美兰Degung与中国民族乐器《Sekar Manis》    5’00

编  曲:陈坤鹏  仁迪(印尼)徐鑫阳

表演者: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

 3. 泰国末伦(特邀节目)  4’00

编  曲:泰东北地区民族歌曲

表演者:南宁师范大学 刘明华 

4. 甘美兰与木偶《LAYANG JAMUS KALIMUSADA》  8’30

编  导:仁迪(印尼)

表演者:广西艺术学院甘美兰乐团

5. 甘美兰 Salendro 《IKAN IKAN FOR SUNDA》 4’30

编   曲:GISA(德国)

表演者:东方乐器博物馆、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

6. 印尼Kendang鼓与中国鼓  5’00

编  曲:仁迪(印尼)

表演者:仁迪(印尼) 张晋菲 刘晨 谷辰雨 宋雅洁

7.泰国匏琴与中国古琴 传统曲目(特邀节目) 4’00

表演者: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外聘教师 韦庆炳  曾新

8.甘美兰Salendro与广西桂剧锣鼓乐   5’00

编  曲:王志强  仁迪(印尼)

表演者:王志强   广西艺术学院甘美兰乐团

9.印尼安格隆《Ayam  Den  Lapeh 》《壮族酒歌》(特邀节目)  6’00

编   曲:仁迪(印尼)  楚卓

表演者: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bcf01f1f7a5948638e249c2564c01247.png

总策划:侯道辉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西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广西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广西金秀县十八家瑶族唢呐婚庆音乐研究》等十余篇。作品《壮乡情》获第五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作曲二等奖,《古城新韵》获第八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作曲二等奖、第七届广西音乐金钟奖器乐作品入围奖,《印象·三月三》2021年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指导硕士研究生贾阿龙入围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曾赴加拿大、澳门等地演出,表演唢呐独奏,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865cc30181a74951ba6c20fa282b2885.png

策划:史寅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常委、东方乐器博物馆馆长、亚欧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曾获“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二等奖。现为中国博协乐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协二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理论和博物馆建设研究。主编《上音与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东方乐器博物馆馆藏图录》、东方乐器博物馆馆刊系列和《上海音乐学院90周年校庆画册》等。近年来,在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湖北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斯坦福大学、汉堡音乐学院等主持策划了多主题大型展览。曾在上海博物馆、东方艺术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等艺术场馆和高等院校举办过百余场艺术讲座。曾担任《古乐新声——陈应时解译敦煌古谱音乐会》剧目编创、艺术总监。


9731dec80da249e7bc49b621852ce7aa.png

策划:邢媛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助理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博士研究生,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副秘书长。长期致力于乐器学、音乐人类学研究,策划《大同乐会文物展》(2019)及线上展(2020)、《丝路随响——丝绸之路上的乐器》(2020线上展)、《雪梅赋——以古今月琴感念月琴制作师韩常树》(2020)等多个乐器相关的主题展览,数次赴新疆、云南、广西、福建等地采风考察,参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教委、市非遗办等多个研究课题。


29ed68828b4c4808815129c050648fcf.png

策划:楚卓


       副教授,现任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馆长,民族音乐理论方向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秘书长、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会员。师从杨秀昭教授,致力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东南亚传统乐器研究,台北艺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成果有合著《广西特色器乐》《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广西卷》《壮族三声部民歌》,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完成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桂越沿边传统歌节的音乐范式与社会表演研究》、广西高校人文重点项目《广西沿边中越跨国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等省部级课题 5项。荣获“2021年度广西艺术学院优秀教师”称号,“第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评比一等奖”、“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岭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阐释》排名3)。

7a349ad7ab0647deb62d7d64382b3918.png

艺术总监:仁迪(印尼)


       印度尼西亚国籍,本科毕业于印度尼西亚万隆国立文化艺术学院(ISBI)Karawitan Sunda 族传统乐器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现为广西艺术学院外籍教师,广西艺术学院民间艺术实践工作坊甘美兰乐团首席。熟悉印尼 Sunda 族、Karawitan Sunda 族的传统音乐,擅长各种各样的传统乐器,例如甘美兰 Salendro,甘美兰 Degung,Suling Sunda (印尼竹笛)和 Tarompet Sunda (印尼唢呐)等,曾到越南、荷兰、黎巴嫩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


编曲

1bbc877e5de743d5af17f8442b8428ba.png

艺术指导:陈坤鹏 


       广西艺术学院二级教授,从事民族音乐研究和民族器乐教学工作,现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理事。出版了《独弦琴教程》《京族独弦琴艺术》《独弦琴考级教程》《现代二胡教程》《二胡基础教程》等著作,2006年《独弦琴教程》获广西教育厅高校教材一等奖;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个人演奏CD、DVD等光盘4张。陈坤鹏改良的“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的独弦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专利,2004年该专利在第五届中国发明展览会中获银奖。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乐器与东南亚相关民族乐器之比较研究》(2015)、国家艺术基金《广西戏曲乐师人才培养项目》(2016)、省级重点项目《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数字博物馆》(2015)等科研项目10余。


e30a807e5b29484a93dca0f6596cf192.png

Gisa


       Gisa Jähnichen(吉萨∙贾妮珍)德国国籍,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生态音乐学,亚洲表演实践),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ICTM乐器研究小组主席、IASA T&E委员会秘书、IASA驻马来西亚和中国大使、RILM MIXTE委员会副主席和DeCoSEA项目成员。曾在维也纳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纽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NYSISH)以及科伦坡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大学任教,老挝国家图书馆担任顾问。曾就读于查尔斯大学、布拉格、河内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和维也纳大学。许多著作和版本被广泛出版,并可在网上和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查阅。


5c5418fffc3b4fdcbfdb865496a4610b.png

王志强


       国家一级演奏员,桂剧打击乐非遗传承人,曾在广西交响乐团、广西京剧团等团体工作,并多次随团出国演出。


演唱·表演


d8c832896634411e9eb9a9a44d745efd.png

刘明华

       南宁师范大学声乐教授,音乐博士,泰国格乐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广西教育学会理事,广西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广西音乐艺术学会声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西教育厅义务教育美育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指导学生获第4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汇演声乐类一等奖,第4、5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类二等奖等多个奖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教改课题1项,在研省部级教改课题1项,完成广西教育科学民族教育专项课题等科研课题3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2部,主编全国通用教材5部,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


5623e05c4c7c489fb5aa4780baf6bfa7.png

张晋菲


        广西艺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2020年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9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在校期间获得苑杯重奏中的一等奖与二等奖,曾代表学校赴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2017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广西戏曲乐师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赴印尼万隆艺术学院学习甘美兰kendang鼓演奏,2018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重奏组金奖;2018年参加“广西青少年打击乐大赛”获一等奖。


9ab93d3c5ebc49d1933f7c1156cac9b8.png

韦庆炳


       壮族,广西艺术学院民族音乐理论硕士。京族独弦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越南人民艺术家阮氏青心及川派琴家胡锦蓉,长期从事独弦琴、古琴演奏与教学工作。


5a36c727961341a7817671304fe2bb80.png

曾新


     广西宾阳人,师承岭南派古琴大家谢导秀先生。操缦十余年,得多位老先生指点,善弹《双鹤听泉》《醉渔唱晚》《平沙落雁》《忆故人》等曲。除钻研岭南琴派技法外,还广泛学习、研究不同时期、流派的代表作品,逐步形成稳健刚劲而细腻恬静的琴风。同时在操缦之余,钻研斫琴,遵循古法斫制,所斫之琴重实温劲、声韵雄远、清雄沉细、如击金石之琴音。


a6002c8d9a194bc3abdf82cf2078e549.png

背景音乐:韩旭新


       独立音乐制作人,广西艺术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毕业,师从钟峻程教授。作品风格主要有氛围音乐、世界音乐、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等。代表作品《风再行》埙四重奏、《溪亭日暮》人声古筝笛箫与特殊配制。


589bc78098c44c8398a8cb735e55c706.png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11月27日,是我国艺术院校中第一个乐器博物馆。博物馆的前身为“中国民族乐器陈列室”,在前院长桑桐的支持下,自1985年夏开始筹建,于1987年11月27日我院60周年院庆纪念日建成开馆。1992年改名“东方乐器陈列馆”,在江泽民“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题词的鼓舞下,于2001年扩建成 “东方乐器博物馆”,由老院长贺绿汀题写馆名。2006年,我院与徐汇区教育局合作,将东方乐器博物馆迁址至高安路18弄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院内。 

       目前馆内收藏乐器约800余件(套),分为中国古代、中国现代、少数民族乐器、外国民族乐器四个展区。中国古代乐器部分有曾侯乙编钟(仿制)、以及镶有翡翠、玛瑙的仿唐琵琶(仿制)等;中国现代乐器部分收藏了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如笛子、二胡、筝等;外国民族乐器展厅藏有韩、日、泰、印度、印尼等国家和民族的乐器,少数民族乐器展厅则陈列了我国西南、西北等地的乐器。展品上自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现至“中国笛王”陆春龄用笛,还有来自藏、苗、满、彝等30多个少数民族的乐器。从印尼宫廷到非洲部落,从古代波斯到澳洲土著,藏品跨越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本馆还设有“世界民族乐器检索系统”、“语音导览系统”、“乐器互动魔墙”和“团体多媒体电子导游系统”。

      上海音乐学院领导期望将乐器博物馆建成国内一流的,集文化、学术与观赏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在满足本院教育、科研工作需要的同时向国内外公众开发,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旅游业增添光彩,为中外文化交流作一份贡献。


817b76303b6440669cac3a21b36c8a66.png

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

        于 2015 年 6 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立项建设,地点设在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建筑面积 2600 ㎡,依托广西艺术学院建成。本馆在广西艺术学院原“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藏品馆”的基础上扩展,注重广西民族民间音乐第一手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开展各项展呈及典藏数字化工作。宣扬我校名师精神,建成陆华伯、满谦子展厅,展呈其珍贵曲谱、与名家贺绿汀先生的信件、代表性著作等音乐文史资料。现为广西首家专题性音乐博物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家民族音乐博物馆。

       馆内现存藏品主要是乐器实物、传统歌本、乐谱、手稿、音乐图文、音像资料等 1600 件(套)。通过静态展呈、动态演示、多媒体影像、图文解说等形式,如实呈现八桂传统音乐的精彩风貌。展厅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古器之声,集中珍藏历史悠久的青铜音乐与当今备受关注的大鼓音乐。第二单元八桂音韵,展示广西的民间歌曲、乐器及器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舞蹈音乐、祭祀音乐等六大类型及相关研究人物、资料。第三单元东南亚音乐文化,所藏为共生的东南亚乐器。第四单元广西民族音乐数字展厅,该展厅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将展示内容多元化呈现,以更好地保存与展示广西民族音乐。本馆聚焦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人事物”,是广西民族音乐爱好者的摇篮,是“文化广西”的生动诠释。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与教学活动,共同探讨其理论精髓,全力弘扬和传承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优良传统,探寻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音乐文化的共源性。坚持社会公益性,创建中国—东盟音乐文化交流与研究平台,着力于乐器的动静态展呈、理论研究及人才培育。


cc4c7085493d44549a84a24d372cd88c.png

中国-东盟音乐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

     “中国—东盟音乐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于2019年9月获批成立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中心依托广西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广西一流学科)的科研教学资源,集合该校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艺术研究院、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等建设力量,发挥我校“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平台优势,以期,建设成为我区乃至全国交流与展示中国与东盟音乐文化的教学与实践平台。

       中心科研实力雄厚,驻中心研究人员31人。其中,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9人,博士11人。研究人员年龄层次以中青年结构为主,具备很好的研究力量。中心实施“团队建设责任人”和“团队学术带头人”,强化目标管理,制定评价体系,形成中国—东盟音乐文化交流与研究的重要团队,侯道辉教授任中心主任。中心以“音乐与文化交流”为主导,开展中国—东盟的音乐文化外交活动、同源音乐文化圈及实践案例的研究,总结经验,提出对策,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关系的友好发展。

       中心重点设置“中国-东盟音乐创作与展演研究”“中国—东盟音乐文化研究”“中国-东盟音乐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三个研究方向,从创作与表演、理论研究、音乐传播等方向,形成多学科中国—东盟音乐文化交流群的建设平台。中心将对广西高校在东盟音乐文化交流、合作、研究、传播等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以及东盟文化艺术数字资料库的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的音乐文化交流,对提升广西高校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品牌知名度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