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文/English 欢迎来到 广西艺术学院东盟音乐周 !
当前位置: 首页 >活动相关>音乐会

音乐会

【2025 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泰国Tacet (i) Ensemble带来新声盛宴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11-10 10:43 点击: 字号:【

2025年10月27日10:00,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迎来泰国Tacet(i)Ensemble专场音乐会,演出地点设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Tacet(i)乐团成立2014年,是东南亚领先的新音乐团体。他们致力于推广本土与国际作曲家及艺术家的创新作品,并以融合音乐科技、即兴创作与跨领域合作而闻名,今年他们再度参与中国-东盟音乐周,为中泰建交50周年续写文化交流篇章。

2477565c5f5e906a3171c2a5ba72defc.jpg

音乐会现场

本场音乐会精心编排七部作品。其中《塑造声音的未来》(玛丽安西・帕帕莱克桑德里・亚历山大里,希腊)作为开场曲目,希腊作曲家玛丽安西的作品以实验性声音探索为核心,打破传统音乐的听觉边界,用先锋创作理念“塑造”声音的无限可能,为整场音乐会奠定了“突破与创新”的艺术基调。《鼓手?》(西拉维・孔班达苏克,泰国,2025新作)以对“鼓手”身份与节奏的解构为亮点,在打击乐的节奏变幻中抛出艺术设问,展现泰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先锋视角。全场灯光静闭,让现场观众沉浸体验音乐之美。

《兴安印象・哈库之舞》(包乐尔,中国)将地域文化与乐器对话融合,以小提琴与钢琴的经典组合,勾勒出“兴安印象”的人文图景,“哈库之舞”的韵律感让听众在中西乐器的碰撞中,感受中国地方文化的鲜活表达。

1f3420950bc849d9e8e018506e18c45b.jpg

《兴安印象・哈库之舞》

《不在此处…不在彼处…而在某处…》(金卓晟,中国,2025新作)以空间感与听觉叙事的联动为特色,通过乐器音色的层叠与变幻,营造“空间错位”的音乐想象,是中国当代作曲界对“声音空间”探索的鲜活样本。

013984c6ce50e2fa4e54a25b25453043.jpg

《不在此处…不在彼处…而在某处…》

《眺望》(陈威,中国)传递深邃的情感张力,在乐器的交织中勾勒出“眺望”的诗意画面,用简洁旋律与和声的搭配,实现“短而精”的艺术表达。

1696ad1c8a998f8dbd1a82e18b483124.jpg

《眺望》

《萦》(王亦旋,中国)以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的多元编制构建丰富听觉层次,特邀小提琴手杨竣涵的加入更让乐器对话充满火花,是一场“器乐协作与个人炫技”并存的精彩演绎。

c57e0822033e289e136aed97b8425fdb.jpg

《萦》

泰国作曲家Piyawat Louilarpprasert的作品《机器…呼吸》专为长笛、低音单簧管、大提琴与钢琴而作,以“机器与呼吸”的意象为核心,用器乐模拟“机械运转”与“生命呼吸”的听觉反差,是跨领域意象在音乐创作中的独特尝试。

4593e1de2a99cf685b6479f0bc06ec14.jpg

合影留念

跨国创作联盟,奏响东盟艺术新声。本场音乐会以跨国创作为核心亮点,多角度呈现当代音乐的多元面貌;同时,Tacet(i)Ensemble以灵活的器乐编制,精准驾驭每首曲目的风格差异,既展现了东盟艺术交流的深度,又彰显了当代音乐创作“突破边界、对话世界”的共性追求。这场音乐会不仅是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的艺术高光,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音乐领域“共融、共创、共探”的生动缩影,为跨国艺术合作写下了充满先锋性与人文温度的一笔。


图  片|刘一力、谢宛宸、祝琦

文  字|周馨雨

编  辑|陈梓阳

一审一校|黄娜娜

二审二校|张   灿

三审三校|曾娇琳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
分享到:
×

用户登录